跳到主要內容

老美霸權的黃昏,比你想得更骨感




最近德國《商報》一篇深度報導在政經圈炸鍋,標題直白得嚇人:「美國霸權的慢性死亡」。我只想說——這哪是慢性死亡?根本是從帝國大廈跳樓。


先看財務面。美國國債去年突破32.5兆美元,這是什麼概念?相當於全球GDP的三分之一。光利息每年要吐1.7兆,比國防預算還多兩倍。德國經濟學家毒舌點評:「華盛頓現在像刷爆信用卡的土豪,連利息都開始借新還舊。」

貿易戰這齣戲更是荒誕。川普2025年要搞的「對等關稅」,表面保護本土產業,實際逼得東南亞工廠連夜搬家。金磚國家趁機撿漏,今年區域貿易暴增28%,美元結算占比卻跌破五成。墨西哥廠長跟我吐槽:「現在報價單都分美元版和人民幣版,跟選餐廳菜單似的。」

國內亂象才叫魔幻。年輕人信「美國夢」的比例只剩15%,比信外星人的還低。簡直就是帝國黃昏的最佳註腳。

國際盟友也開始翻臉不認人。慕尼黑安全會議的民調顯示,65%歐洲人覺得老美靠不住。最打臉的是德國前總理蕭茲下台,導火線居然是對美政策分歧——這在十年前根本難以想像。




歷史學家湯因比的金句被《商報》翻出來鞭屍:「文明死於自殺,而非他殺。」看看美國這三十年:軍費翻倍但基礎建設評分不及格,矽谷巨頭富可敵國但中產實質收入倒退。這哪像超級大國?根本是穿著阿曼尼西裝的破落貴族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名師名句系列 002】有取之知與無取之知 | 牟宗三 生命的學問 | 易經伍老師

有取之知與無取之知 | 牟宗三   生命的學問 人的生物生活,一方面是吃食物,一方面是消化食物。吃是有取,消化是無取。人的意識生活亦是一方是有取,一方是無取。有取於物是明他,無取於物是“明已”。明己即自覺也。從學問方面說,明他是科學活動,給我們以“知識”;明己是哲學活動,不給我們以知識,而給我們以智慧。人生“自覺的過程”即是哲學智慧的開發的過程。是以老子說:“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”為學即是有取,故日益也。為道即是無取,故曰損也。“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。”即表示從明他而純歸於明己也。   孔子曰: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”這個知就是自知之明,故此是一種智慧語。《莊子齊物論》篇載: “齧缺問乎王倪曰:子知物之所同是乎﹖曰:吾惡乎知之。子知子之所不知耶﹖曰:吾惡乎知之。然則物無知邪﹖曰:吾惡乎知之。雖然,嘗試言之。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﹖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耶﹖”   你知道這個那個嗎?我全不知。你知道你不知嗎?我全不知。我只是一個“無知”。這個無知就是把一切“有取之知”停止而歸於一個絕對之無知。這個“無知”就是從不斷的超越亦即是絕對的超越所顯之無知。而無知就是一種自覺之真知,亦是最高的智慧。此不是科學之知也。故云:“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耶﹖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耶﹖”你那些有取之知,對自知自明言,全不濟事。我這種不知,對自知自明言,倒是一種真知。故要返回來而至無取之知,則必須把一切“有取”打掉,灑脫淨盡,而後歸於照體獨立,四無傍依,此之謂哲學智慧之開端。   一天,邵堯夫問程伊川曰:你知道雷從何處起?伊川曰:我知道,你卻不知道。堯夫愕然,問何故?伊川曰:你若知道,就不必籍數學來推算。求助於數學,可見你不知也。堯夫曰:你知從何處起?伊川曰:從起處起。堯夫一聽佩服之至。從“有取之知”的立場上說,知道“一定的起處”才算是知。現在卻說“從起處起”,這等於沒有答覆,如何算得知?豈不是笑話?至多亦是玩聰明。但是邵堯夫畢竟不同。他聽見這話,卻佩服程伊川的“智慧”。這不是玩聰明。這是從“有取之知”轉回來而歸於“無取之知”的一種境界。   大凡從“有取之知”的追求,而至於知有無窮無盡,即知有一個無限,不是你的有取之知所能一口吞,因而轉回來而歸於謙虛,或歸於“自己主體”之自知,這都是一種智慧的表示。當牛頓晚年說:我只是一個海邊上的小孩在拾貝殼,我所...

川普關稅戰略的理論支柱:斯蒂芬·米蘭《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》深度解析

智庫藍圖與政策實踐的錨點 斯蒂芬·米蘭(Stephen Miran)的《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》確為川普政府2.0時代經濟戰略的理論中樞。此報告於2024年11月經哈德遜灣資本公司發布,2025年1月成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政策綱領,其核心邏輯直指美元霸權的結構性矛盾與產業回流路徑。 三大結構性矛盾與解方 1. 美元特裡芬困境的終極反噬 病徵 :全球對美元儲備需求推高匯率,導致美國製造業競爭力流失(1980-2025年製造業就業佔比從25%→8.7%) 處方 : 關稅槓桿 :對進口商品課徵20%「全球基準關稅」,迫使貿易夥伴承擔美元高估成本 匯率干預 :透過「海湖莊園協議」協調美元貶值15-20%,重振出口競爭力 2. 安全保護傘的成本轉嫁機制 操作路徑 : 以北約軍費分攤為槓桿,要求歐盟擴大購買美債(2025年目標追加3,000億美元) 以台海安全為籌碼,迫使中國增持美國農產品(2025年採購量需達400億美元) 3. 產業鏈重構的「韌性溢價」 戰略工具 : 對「非盟國」關鍵產品(如稀土、鋰電池)加徵50%國安關稅 建立「近岸外包」補貼基金(規模2.5兆美元),吸引台積電、三星赴美設廠 政策工具箱的戰術序列 階段 核心工具 實施對象 預期成效 2025Q1 全球基準關稅 中國、墨西哥 縮減貿易逆差300億美元 2025Q3 匯率補償稅 歐元區、日本 美元指數回落至95區間 2026Q1 安全關稅聯動 東協、印度 製造業回流創造85萬職缺 此三階段推進體現「關稅為矛、匯率為盾、安全為核」的戰略思維,直指重建「美國製造」的全球定價權。 中美博弈的沙盤推演 中國反制矩陣 : 關稅精準打擊 :對美國農產品(大豆、玉米)課徵125%報復性關稅 去美元化加速 :2025年3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(CIPS)擴容至180國,結算量佔比突破12% 技術突圍 :中芯國際7奈米製程良率提升至92%,華為麒麟9100晶片實現去美供應鏈 美方風險預警 : 摩根大通模型顯示,全面關稅戰將推升美國CPI至6.8%,迫使聯準會升息至7.25% 蘋果供應鏈重組成本恐使iPhone 17售價突破1,500美元,市佔率流失至中國品牌 地緣經濟衝擊評估...

名師名句: 錢穆 任何壹國之國民, 對其本國已往歷史, 應該略有所知。 尤必隨附壹種對其本 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。